2023年“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主题征文:
《消防档案人的平凡故事》
档案是一条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自建国以来,消防救援队伍历经了8次改革,消防的档案人们筑梦档案袋里,坚持管好档、守好史、服好务的“三好”原则,在兰台方寸间,为消防救援队伍留下了时代烙印、带来了传承记忆。
初心不忘“管好档”
十八年如一日地面对一张张表格、一份份文件、一个个卷宗,默默分、细细理,在最平凡的小事里成就不凡业绩,见证了消防救援队伍历次变革的华丽转身。她,就是怀集县消防救援大队档案员——伍凤莲。第一次到档案室的伍凤莲看着那堆似山高的一份份卷宗、图纸、资料,一脸懵懂地投入到怀集县消防救援大队档案管理工作中。“这一份封面模糊不清的图纸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卷宗是哪个年代的?”复杂的图纸里,各类标注已有点褪色,边边角角呈现出一丝丝泛黄。“就当它是80年代的吧。”趁师父不注意,伍凤莲随手就将卷宗放在80年代的档案盒里。当师父拿着卷宗找到自己时,伍凤莲才知道自己闯下大祸。“每一份档案都是一个组织和个人记忆的见证,是一份厚重的责任。”师父的严厉教诲给伍凤莲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收录 1982年图纸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第一份卷宗开始,伍凤莲开启了她在档案工作的正向循环:5632卷防火卷宗、6589份后勤会计档案和895卷日常工作档案都在伍凤莲的精心呵护下,有序准确地放在柜架上。师父对她的叮嘱时刻萦绕耳旁,“故纸堆里有乾坤,可不能小瞧和大意,时刻要记住消防档案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管好档’啊!”
打造示范“守好史”
2018年,消防队伍进行了体制大改革,不再具备“军、警”的身份,而成为“民”,消防工作也将纳入应急管理部,工作标准也逐渐与地方政府部门接轨。作为档案员的伍凤莲,面对着各项地方最新的档案政策要求,面对着大队档案涉及门类多、工程数量多、参建单位多等难点,地方档案政策要求就是她的指导蓝本,县档案馆的业务人员就是她的导师,兰台同仁就是她的研讨团队。一本本笔记、一页页标注、一次次奔波记录着她顽强学习的艰辛和付出,彰显着一个基层档案工作者的勤学和上进。她笑着说“当时县档案馆的那个门坎都快被我踏平了”。她就是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韧劲,在县档案馆的指导下大队档案室顺利达到省二级标准。这也让她更加坚信:付出总有回报,耕耘就有收获。对伍凤莲来说,消防改革后的档案工作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份档案,每一页资料,每一个字符,都来自于新时代消防档案人坚定的信念,来自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感。“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消防救援队伍发展的脚步,才能真正‘存好史’。”
用情用力“服好务”
相比之前最初接触档案的职场小白,伍凤莲已成长成一名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消防档案管理人员。档案资料做到了心中有数,手上有法,成了怀集县消防救援大队最贴心的管家。但在档案室的伍凤莲,还是经常忙得“脚不沾地”,左右手被座机和手机折腾得闲不下来,左手座机还没挂断,右手手机铃声已然响起,皆是电话查档来查询档案信息,这也是怀集县消防救援大队数年前来的利民举措。“当我帮助大家查阅到所需档案时,我总是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伍凤莲说,想让大家少跑腿,就得让数据多跑路。收集、整理、保管、利用是档案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但远不是行外人看见的“捋一捋,装一装,摆一摆,查一查”那样简单。从在纷繁杂芜、无序存放的资料中一件件地筛选、鉴别、分类、立卷……,到最后编目、上架、保管,至少需要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无不渗透着档案人的心血、汗水与智慧。伍凤莲已记不清有多少个“早到”、“迟退”,也记不清放弃了多少个“家庭双休假”,将数十年的档案内容丝毫不差的录成数字档案管理,将怀集县消防救援大队档案室的“一站式查档”变为可能。
作者:卢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