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8日 星期五 农历三月初八 晴
首页>>专题专栏>>6.9档案日

2023年“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主题征文:
《老李培训记》

2023-11-28 11:12来源:

  

  1.

  小关是消防支队的新入职文员,高考那年他服从调剂学了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这个冷门专业,毕业之后正好赶上消防支队招档案管理员——1个岗位,5人报名,3人审核未通过,1人当天弃考,于是小关脱颖而出,顺利入职。

  入职后,小关被分到了支队办公室,负责文书档案管理以及内勤工作,办公室杨主任指派处里的秘书老李负责带他。

  小关第一次见老李是在支队档案室,机关大楼一楼阴面的一个房间,老李从成排的密集架里边探出半个身子,眼睛从眼镜片的上方看向小关,腋下还隐约夹着一本牛皮纸封面的案卷。

  “那张桌子你用,自己收拾一下。”

  顺着老李手指的方向,小关看见了一张落了灰并且堆满了档案盒的桌子。

  “关党安?是吧?”老李像是询问又像是自言自语,接着转身又返回了密集架深处。“关党安,关…管档案?还真适合干档案”密集架里又传来老李的声音。

  2.

  老李是消防支队办公室的一名老秘书了,在办公室一干就是25年,进过火场、写过材料、当过内勤、管过考核,干满了办公室的所有岗位,堪称办公室“管培生”。老李总说自己是办公室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事实的确如此,机要缺人管机要、接待缺人管接待、统计缺人管统计,在即将退休的年纪,领导又把他调整到档案岗位,至今已经2年有余。

  但这个新的岗位岂止是缺人,简直是没人。

  于是老李在52岁的年纪,光荣的成为了支队有史以来的首位专职档案员。

  老李管档案的这两年多,支队建起了第一间综合档案室。其实老李也没想这件事真的能干成的,毕竟困难太多了,自己又势单力孤没个帮手。

  刚开始档案室建设招标废标,老李开始自己研究标书修改参数;招上来之后需要整理库房,老李又在库房堆积了数十年的文件里折腾了半年;库房里漫天的灰尘让过敏体质的老李喷嚏不断,他就开始吃过敏药,一种药吃久了有抗药性,他就换一种药继续吃,从息斯敏换成了氯雷他定,又从氯雷他定换成了西替利嗪,就在准备换下一种药之前,库房终于收拾好了。

  档案室建起来了,新设备装上了,新系统也用上了,老李开始整天泡在档案室,整理起陈年旧档案。档案室虽然在大楼阴面,但宽敞整洁,老李每天清早会沏上一大杯茉莉花茶,扫地擦地、开窗通风,然后伴着茉莉花茶香埋头于案卷当中。他能透过杂乱的过程稿看懂起草人的心路历程;能从连年的火灾统计数字里推理出变化的统计公式;能在普通的会议纪要里发现防火工作基层末梢落实难的问题;最微妙的是,他能在领导批示的用词、笔迹里找到一丝弦外之音,再现当时文件签批的场景。

  这种由乱入治,抽丝剥茧的过程,让老李觉得快乐且充实。

  3.

  在小关眼里,他的李师傅是个传统的人,相比那些智能数字化的新兴手段,老李更愿意用纸质手写的办法去完成档案整理工作。老档案人的双手总是大大小小伤口不断,小关常常忍不住劝他放弃手订改用机器,老李也总是拒绝说:一本案卷,亲手翻了捋顺了,才有归档的意义,这本案卷才有灵魂,灵魂!灵魂懂不懂?

  几次劝谏无果,小关也懒得再提。

  来了消防队伍之后,小关才明白,这里是个以灭火打仗为主责主业的地方,像众多党政机关一样,档案工作虽然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工作,却始终不被重视,它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主业,但它本人毕竟不是主业。虽然念书的时候老师已经教过这些道理,但真的走入职场之后,小关的心里还是有些许落差。

  小关曾经问过老李,一个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是什么定位。

  “不合时宜。”老李一边慢悠悠敲着键盘一边说。

  “什么意思啊,李师傅。”

  “意思就是咱们的工作啊,在别的处室看来永远是负担。就说最基础的案卷移交吧,年初年终各处室忙验收忙考核没时间;上半年要搞比武练兵没时间;下半年工作准备收官没时间。不过话说回来,整个机关,哪有不忙的时候呢,在别人忙的时候,给他们发通知让他们给咱们交作业,哪个能痛痛快快的?你李师傅也不是抱怨,而是将心比心啊,不合时宜,什么时候都不合时宜。”

  看着老李参差的白发,小关渐渐明白了这一句“不合时宜”的掩饰之下,有老李多少的无可奈何。

  4.

  听同事们说,老李当初到档案管理岗位之后,把抽了多年的烟戒掉了,原因是担心失火破坏了档案资料。但这两天又因为一件小事儿断断续续抽起了烟,其实说小也不小,毕竟它是老李管档案两年多以来的心结。

  这件事还得从一次档案培训说起。

  当时老李刚刚开始接手档案,对业务还不甚熟悉,恰恰在这个时候,市委档案局组织了一次脱产档案培训。得知消息的时候,老李兴奋的不得了,对着培训课程表开始自学,他的兴奋不仅仅是因为能够学一些傍身的业务,更重要的是,他一想着能和档案局、档案馆还有各委办局档案管理战线的同志们探讨切磋就觉得很亲切。这一大帮在自己单位里像老李一样单枪匹马搞档案的人聚在一起,得产生多少共鸣呢。在老李眼里,这哪里是培训,分明是全市档案管理干部大联谊。

  给档案局反馈完参训回执,老李就一直等着开班。带上自己沏茶的保温杯,准备好换洗的制服,老李甚至能想到与那些只在通知上出现过名字的人握手寒暄的场景。好几十岁的人,因为一个小小的培训,欢喜得人尽皆知。

  那年的3月初,华北平原罕见的少雨,北部山区深夜突发大火,赶巧了老李在支队全勤指挥部值班。消防队伍就是这样,上火场握水枪是基本素质,哪个岗位都不例外。当天晚上,坐在一线指挥部帐篷里负责后方指挥的老李也是这样一边开解自己,一边盼着火赶紧灭,可别耽误了转天档案培训的开班大会。

  可山火哪里是这么好灭的,就算是明火灭了,也要一直在指挥部值守以防复燃。就这样,老李跟随支队全勤指挥部在山区里呆了3天,档案局计划4天的培训,仅剩下一个结业仪式。

  老李期待的培训就这样泡汤了。

  5.

  虽然老李年纪大,可对于档案岗位而言,对于全市的档案管理者而言,他仍旧是个新人。他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对这个岗位的热爱告知全世界,告知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并且得到回应。

  机会说来就来,11月,档案局的原班人马组织了一次地方志编写培训会。老李又开始摩拳擦掌,收拾行囊。真正的热爱是难以掩饰的,嘴巴不说,也会从眉眼举止不胫而走。老李像是在把玩一个小众的物件儿,难遇知音,但一旦遇到,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老李年轻的时候,他身边的朋友就评价他是一个能把生活过成小说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巧合和戏剧冲突总能发生在他身上。所以如果按照剧情发展,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要出意外了。

  当时主任通知老李培训变更的时候,也犹豫了一下应该怎么说,好消息是老李被档案局选为先进工作者代表要作经验交流发言,坏消息是因为疫情培训改线上了。

  所以培训当天,老李除了能在屏幕上看见主会场各位带着口罩的领导之外,就只能看见其他单位档案工作同志们的微信头像。

  老李期待的培训就这样又泡汤了。

  6.

  就在上周,档案局的年度培训通知又来了,老李小心翼翼的把培训手册打印好,不敢声张、不敢兴奋,心想这次总不能再错过了吧。

  然而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支队接总队任务,要接待一个高级别的外方调研组,时间正正好好和档案局的培训完整重叠,一天都不差。因为老李有外事接待经验,于是杨主任让老李留下牵头接待的事情,培训安排小关替他去。

  “越是老同志就越要有大局意识,有重要任务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主任拍拍老李的肩膀接着说“忙完这阵子,让你倒休两天”。

  于是老李又抽起了戒了两年多的烟。

  老李期待的培训就这样又又泡汤了。

  老李这边接待完外方,小关那边培训也结束回来了,拷回了课件讲义,还说自己作为优秀单位代表组织了小组讨论,大家有的吐槽有的谈妙招,气氛特别好,真是太有趣了。

  小关怎知这字字句句都是戳在老李心上的刀。

  7.

  支队工作依旧忙忙碌碌,新的一周开始,老李也不再纠结又一次错过的培训,花茶照样沏,工作照样做,晨夕往复,怡然自得。

  小关渐渐后知后觉,他的李师傅并不是对脱产培训的执念太深,而是对找到知音执念太深了。要究其原因,大约是孤单吧,如若给这种孤单刨根问底,那应当就是一门心思钻进了档案管理工作里,对这个岗位投入了太多感情,支队的档案工作像是他一把手带大的孩子,这个孩子被李师傅养的这么干净漂亮,他得给别人看看啊,并且他也想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一学别人的经验,把自己的孩子带的更好。

  实际上,支队的史档工作在老李来之前,真是百废待兴,要啥啥没有,这才两年多的光景,已经可以在市级会议上经验交流了,地方志编辑部每次遇上年鉴留白太多,第一时间就先想到消防支队,想到老李,知道他一定有合适的文字和照片。

  来消防队伍之前,小关以为他的专业只是他取得学历的途径,没有热爱更别提热情。在认识老李之后,他才慢慢懂得院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意义——档案工作者就如同司马迁,要客观记录,述而不论,坚守世间客观公正的操守,让最真实的过往存世,以鉴来者。

  就像老李说的一样“身为一名档案工作者,一旦坚守了原则,就等于选择了立场。”

  所以老李才顶着压力,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奋力开花结果,守着这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像当年修渠的郑国,像当年书写诗史的杜甫,像当年凿了都江堰的李冰,像一位又一位身前困苦,身后被人尊崇的人物,拿起自己的小凿子,一声一声敲得坚定。

  8.

  接待任务结束之后,主任按照约定给老李放了两天假,老李倒也没闲着,带着小关去了新近开门纳客的第一历史档案馆。

  看着总书记在新馆落成时的批示,他感慨万千。是了,盛世修典,以启未来,其实并非是他单打独斗,就因为有老李这样的人存在,才会激励越来越多后世的小关投身档案事业,在奋力向前的时候,不忘来时之路,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回程的车上,小关安慰老李道:“李师傅,未来一定还会有新的培训的,支队有我呢,您到时候放心去参加。”

  老李靠在椅背上,半眯着眼睛,嘴角似笑非笑,慢慢掏出手机打开微信,页面正显示着他和市委档案局孙局的聊天:“李老师,下周的现场授课麻烦您了啊,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先把您的课题发给我们,我们印在学员手册上?”

  老李微笑着回复孙局:

  “让过去拥有未来。” 

 

 

  作者:李棫

  单位: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